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9-03 09:22:45 阅读量:
“感谢陕西西咸新区人民法院
单法官团队优秀的调解能力
让外国当事人感受到
中国司法一直在为
中国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近日
一场因钢材贸易引发的跨国纠纷
在“背对背”调解中
得以在庭前圆满化解
这也是西咸新区法院
自成立以来
审理的首例涉外商事案件
来自布基纳法索的J先生
通过其委托诉讼代理人
向西咸新区法院
民事审判二庭单娅娜法官
转达了诚挚谢意
2024年4月
布基纳法索的J先生
在被告陕西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驻佛山办公室订购了160吨钢材
包括4mm碳钢板 5mm碳钢板及H型钢
货值7.36万美元
另需承担1.68万美元运费
双方通过WhatsApp软件
确认了订单基本内容
上述钢材经天津港装船进行货运
J先生也支付了全部货款及运费
但在收货环节时
因业务员装货和沟通等原因
双方就货物重量差额等事宜
却产生较大争议 各执己见
J先生遂委托中国律师
将被告诉至西咸新区法院
跨国诉讼金钱成本
维权时间本就较高
涉外案件审理程序又较长
在充分保障双方当事人
平等诉讼权利
严格按照涉外诉讼程序审理的前提下
就现有证据来看
作出一份判决并不难
可是
双方后续贸易还能不能继续?
中国企业形象是否因此而受损?
今后还能否在国外更好地拓展业务?
外国商家对中国企业是否还有良好的信任?
一连串的疑问
更坚定了法官的审理方向
“判决并非解决争议的‘最优解’
我们先尝试一下调解”
她对法官助理张静说道
“国外当事人往往需要
了解中国的法律程序
证据收集认证
相关文件的翻译难度大
案件推进可能会很慢
……
我的当事人当然也更希望
减少跨国诉讼维权的成本
这个案件能够调解当然最好了”
可是
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大
“法官 你们多费费心……”
J先生的委托诉讼代理人
也表达了调解的意愿
涉外商事交易注重效率原则
鼓励交易也是
涉外商事案件审判的价值取向之一
审判团队
分别向双方代理人传递意见
以阐释法理 平衡诉辩的方式
一次次
直击双方矛盾的痛点
最终
在微信和电话等数轮沟通后
双方逐渐放下成见 握手言和
该案以被告一次性退还
货款及运费人民币13.7万元
达成了和解
并于8月25日履行完毕
“通过调解程序
帮助我们节省了诉讼时间和精力
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我们已经收到了和解款项
挽回了损失
有中国司法做保障
今后在中国进行贸易
更加有安全感了……”
一声跨越万里之遥的感谢
是西咸新区法院护航“一带一路”的真实写照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我们任重道远
……
编辑:许沥心
责编:李娟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