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16 16:35:37 阅读量: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烽火岁月虽已远去,但那些镌刻在民族记忆里的抗争故事,始终是照亮前路的精神火炬。广大党员干部要讲好抗战故事、赓续抗战精神,让“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的精神内核,成为亿万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共同精神滋养。
讲好抗战故事,绝非简单复述。要挖掘细节,让故事有“烟火气”,让听众感受到抗战中的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的勇敢更显真实可贵。要创新形式,通过纪录片、短视频还原历史场景,用漫画、音频剧演绎故事,甚至在沉浸式展览中让观众“参与”历史,打破传统说教感,让故事有“传播力”。要提炼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核,让听众从故事中读懂抗战精神不是过去式,而是能在今天给人力量的“精神密码”。要保持敬畏,讲抗战故事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引用史料、走访亲历者后代、参考文物档案,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不戏说、不歪曲,让故事有“严肃性”,听众才能真正产生对历史的认同与反思。
抗战精神的内核,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更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今天,硝烟散尽,但前行路上仍有“娄山关”“腊子口”。赓续抗战精神,最终要落到“怎么做”上。对党员干部而言,抗战精神的践行,藏在每一次“为民服务”的俯身里,每一次“攻坚克难”的挺正中,每一次“坚守底线”的清醒中。要不图一时之功,不贪眼前之利,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的战场上“血战到底”。要在群众需要时递上一份解决方案,在难题面前多啃一块“硬骨头”,在诱惑面前守住一颗初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伟大抗战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种。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故事为桥,以精神为炬,在铭记中传承,在传承中奋进,这便是对那段峥嵘岁月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民族未来最坚实的承诺、让抗战精神永葆活力的密码。
供稿:吴堡县岔上镇人民政府
作者:薛艳宁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