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赵湾镇人大代表“护航服务队”一线助力烤烟“保丰收”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30 14:17:50 阅读量:

时下,正值烟叶烘烤关键期,旬阳市赵湾镇的烟田里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烟农们穿梭田间,抢抓农时采收烘烤。由“市镇人大代表+镇村干部+烟站技术人员”组建的“烤烟护航服务队”闻令而动、迅速响应,深入基层一线,走进院落、扎根田间,靠前协调服务,为烤烟丰产丰收“保驾护航”,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叶片厚实、颜色深绿,咱今年的烟叶质量错不了!”处暑前夕,趁着清晨的凉意,桦树梁村烟农老赵一边麻利地采摘烟叶,一边笑意盈盈地说。在他身后,烤烟“护航服务队”的成员们干劲十足地帮着搬运采摘的烟叶,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服务队人员天天跟着我们在地里转,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我们村的烤烟面积比去年增加了,可是今年的采收进度比去年快了不少!”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佩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采收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科学精准的技术指导。为让采收工作更具科学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为烟农现场指导、示范操作。“采收不能贪多求快,得根据叶片成熟度分批采摘,这样烤出来的烟叶品质才过硬。”赵湾烟站站长湛宣潮蹲在烟田里,拿起一片烟叶向周围烟农细致展示:“大家看这片烟叶,主脉发白、叶尖下垂,这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在专业技术人员、市镇人大代表和镇村干部的共同助力下,今年烟农们采收的烟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更坚实的保障。”市镇两级人大代表、镇人民政府镇长黎小花指着刚出炉的烟叶,满怀信心地说。

烟叶采收只是第一步,烘烤环节更为关键。为做好烟叶烘烤工作,赵湾镇人大组织烤烟“护航服务队”推行“包村联户”机制,实现全镇种烟农户、烟叶烤房全覆盖。有时队员们轮流值守、驻扎烤房区,全程为烟农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保障。

“现在到了定色阶段,温度得控制在50到55摄氏度,湿度绝不能太高。”在高东村烤房区,服务队工作人员耐心为烟农讲解操作要点,不时查看温湿度记录表,及时指出问题、给出修正措施,全力确保烤一炉成一炉,把农民增收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

除了精准把控烘烤工艺,稳定的电力保障更是烘烤环节的“定心丸”。“有一次烤房电路出了故障,我先打了镇上的电话,随后又联系了供电所服务热线,不到半小时,工作人员就带着电工赶来了,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烟农老陈的话,道出了所有烟农的心声。针对烤房电力保障,镇里主动对接供电部门,赵湾片区负责人施聪,定期组织人力对烤房集中区的变压器进行检修,对老化线路及时更新,全力保障烘烤环节“不断电、不卡壳”。

烘烤结束后,烟叶进入分级、保管环节。赵湾镇人大烤烟“护航服务队”严格按照“三看三分”标准指导烟农操作(看色泽区分深浅、看油分判断厚薄、看完整度辨别等级),助力烟农将烟叶精准分类,规范捆扎并做好“标记”。同时,服务队逐村逐户检查烟叶保存环境,协助烟农修补漏雨屋顶、更换老化通风设备和防潮纸(布)等,为后续烟叶收购做好充分准备。

从田间采收的忙碌身影,到烤房里的精细把控,再到分级保管的规范有序,赵湾镇的烤烟采收、烘烤、分级、保管等各环节,都透着人大代表、镇村干部和技术人员、电力工作人员实干的劲头与暖心的服务。目前,全镇已完成50%以上的采收、烘烤任务,烤出的烟叶经初步分拣后,按等级规范存放,分拣保管工作也已完成过半。下一步,赵湾镇人大将继续深化“市镇人大代表(镇村干部、技术人员等)+产业发展+服务指导”模式,抓实抓细各项工作,让技术服务更精准、产业链条更完善,推动烤烟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助力群众致富产业迈上更高水平的“增收台阶”而努力。


作者:刘家群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