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人情风” 情暖“升学路”——旬阳市赵湾镇人大引领“新民风”构建乡村“新风尚”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9-01 20:37:17 阅读量:

栀子花开香满径,金榜捷报映山乡。又到一年升学季,旬阳市赵湾镇的青山绿水间,喜悦却少了往年推杯换盏的喧嚣,多了邻里间真诚质朴的暖意。在农家院场、代表小组联络站里,镇人大精心组织的“群众院落会”“民情恳谈会”一场接一场,人大代表与乡亲们围坐一圈,用乡音拉家常,既梳理着人情往来的“旧包袱”,也勾勒出祝福学子的“新风尚”。

“娃们考上大学,咱心里比蜜甜!可这‘升学宴’的排场,就像副沉甸甸的连枷,压得人喘不过气。”金元村党支部书记、镇人大代表赵广斌的话,在民情恳谈会上引发满堂共鸣。他手中那份带着泥土气息的《赵湾镇“不办升学宴、共育新民风”倡议书》,被乡亲们传看讨论。上面的账算得明明白白:山里人辛苦一年攒下的“烤烟钱”“学费钱”,一场宴席就能耗去大半;礼金年年涨,成了压在肩头的“人情山”;更有酒后失和、攀比斗富的糟心事,让本该纯粹的喜悦蒙上阴影。“这‘喜宴’,慢慢就成了咱心里的‘愁宴’!”一位老农的叹息,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恳谈会上,掏心窝子的话总能激起共鸣。高东村种烟能手老陈掰着指头算:“去年光赶升学宴的礼,就搭进去几亩烟的收成!”金元村准大学生家长老严坦言:“不办怕人说‘不懂礼数’,硬办又心疼血汗钱,真是‘打掉牙往肚里咽’。”镇人大代表的到来,不仅带来移风易俗的政策解读,更像点亮了“解心灯”——当全镇都认准“不办不丢人、新风更光荣”,无形的“人情枷锁”自然就松了。

如今的赵湾镇,“集体升学礼”正取代“流水席”,成为更温暖的祝福方式。8月20日,国网安康水电厂驻村工作队、金元村“两委”与第六代表小组联络站联合开展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在金元村党群活动中心温情启幕。活动为5名金榜题名的学子送去关怀与祝福,每人发放1000元爱心助学金,还有行李箱、书籍等实用物品。没有觥筹交错,没有铺张礼单,只有乡亲们真诚的掌声、沉甸甸的助学礼包,以及镇联村领导、人大代表、驻村第一书记亲手递上的学习用品。

大家与学子、家长围坐一堂,学子分享求学感悟,家长畅谈家风传承,镇联村领导、人大代表、第一书记送上寄语:“金榜题名是起点,学成本领报效国家是落点!”这份全镇见证的荣光,比私人宴席更庄重温暖,也彻底卸下了家庭操办宴席的负担。受助学子满怀感恩,表示将铭记温暖、刻苦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家乡与社会。

当“简办不办升学宴”从倡议变成山乡人的共识,乡亲们收获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轻快,更是心灵卸下重负的畅快。“现在谁再想大操大办,自己都觉得臊得慌!这份自在,比啥面子都强!”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王庄村支书李明佩的笑容,像山里的晨光般透亮。

赵湾镇的探索印证着:当祝福褪去浮华,回归本真情谊,才更能滋养学子心田。这个升学季,赵湾山水间最生动的一课是——真正的荣光,深植于故土的深情厚望,更在带着这份纯粹乡谊,走向未来的每一步坚实脚印里。


作者:刘家群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